罗伯特·威尔森,1941年出生于瓦克(德克萨斯州)。他早年就读于德州大学和布鲁克林的普威特艺术学院,毕业后热衷雕塑与建筑学。六十年代,他在美国从事戏剧活动,主要在大学圈和彼得·霍夫曼剧团表演戏剧。
1970年的某天晚上,在法国参加南希大学生艺术节时,他的才华在剧作《聋人一瞥》中得以爆发。这出戏围绕一个聋哑孩子展开,有着令人惊叹的美感,使威尔森在欧洲一夜成名。此后,他又创作了一系列著名作品:《致维多利亚女王的信》(1974)、《海边的爱因斯坦》(1976,音乐与格拉斯合作)、《死亡、毁灭与底特律》(1979),还有其1983年创作的史诗性作品《S内战》。自八十年代起,他转而关注著名歌剧作品,他在米兰大剧院导演了《莎乐美》,在纽约大都会剧院导演了《罗恩格林》,在巴黎歌剧院导演了《蝴蝶夫人》,在汉堡剧院导演了《帕西法尔》,都展示了他本人对作品的全新诠释。与此同时,其创作天赋还表现在其它领域:绘画、家具、家居设计,当然还有戏剧,特别是1995年演出的《哈姆雷特》,他在剧中有大段独白,令人难忘。他还在纽约附近创建了“水磨坊艺术中心”,使这里成为他主持下的真正的实验剧场,吸引着大学生和戏剧工作者们的到来。作为一名无与伦比的视觉艺术诗人,也鉴于他对当代戏剧的巨大影响,他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无数大奖和殊荣。
确实存在着威尔森风格,这是对于光影、色彩和形体动作的完美掌控,将神圣的画面感与澎湃的激情融合在一起。他在剧中带给我们独特的视角,戏剧节奏缓慢而迷人,将观众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梦幻般的奇特世界。无论是表演自己的作品还是他人的作品,威尔森始终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在罗思柴尔德木桐堡2001年份酒标中,威尔森将他的好友菲莉嫔女男爵搬上舞台,配以色彩绚丽的交响乐:葡萄藤蔓的绿色和太阳的金色,与葡萄酒的色彩组合在一起,从浅红直到深紫。